(改革进行时)从全球最大碳市场起步走稳看中国“双碳”答卷

你的位置:顺盈注册 > 最新动态 > (改革进行时)从全球最大碳市场起步走稳看中国“双碳”答卷
(改革进行时)从全球最大碳市场起步走稳看中国“双碳”答卷
发布日期:2024-07-11 19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85

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:从全球最大碳市场起步走稳看中国“双碳”答卷

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

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以来,促进企业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作用逐步显现,尤其是今年1月,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,碳配额交易价格涨势超出预期并持续高位。中国碳市场正以强大的市场力量推动中国向实现“双碳”目标更进一步。

2011年10月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广东、湖北、深圳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。2013年起,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上线交易,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
2020年,中国宣布“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”目标。2021年以来,中国积极落实《巴黎协定》,进一步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,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。中国建立起碳达峰碳中和“1+N”政策体系,制定中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,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,编制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。

2021年5月18日,全国首批林业碳票在三明市签发。(资料图)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

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徐华清表示,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科学研究制定时间表、路线图、施工图,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,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,不仅体现了雄心力度,还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。

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,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,也是落实中国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。

浙江杭州垃圾填埋场上的光伏发电场,预计20年运营期总发电量3303万千瓦时,相当于年均减排二氧化碳1141吨。(资料图)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

2021年7月16日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。目前全国碳市场已经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,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约51亿吨,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。

今年1月22日,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。5月1日,具有里程碑意义的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》正式实施,标志着中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。

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说,现在国家有两个市场互补衔接、互联互通,一个是强制性的碳市场,一个是自愿性的减排市场,标志着中国碳市场的体系基本构成。

“碳市场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,目前已经建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框架。”陆新明说,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建立“一网、两机构、三平台”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,包括全国碳市场信息网,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,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、交易系统、管理平台,碳排放权核算和管理能力显著提高。

陆新明说,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能源需求仍将刚性增长,利用市场手段推动企业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和较低的成本实现减排,是实现中国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方式,也是各国普遍采用的降碳政策工具。

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副主任马爱民表示,中国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需要采取法律、经济、技术、市场等多方面有效的措施,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作出努力。中国已经完成“双碳”目标的顶层设计,相关部门制定了在相关重要领域的行动计划,各省区市也发布了行动方案,为落实“双碳”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厦门大力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,图为经过30多年综合治理的筼筜湖水清岸绿,成为城市核心区“绿肺”。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

中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、钢铁、建材、有色、石化、化工、造纸、航空等重点行业,这八个行业占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75%左右。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亟待将更多符合条件的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,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。

今年上半年,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铝冶炼行业、水泥熟料行业的碳排放核算、报告与核查指南的征求意见稿,此举被理解为碳市场扩容的强烈信号。

“应在2030年前完成碳市场扩容目标”,马爱民表示,建设更加有效的碳市场要求扩大市场的覆盖范围,适当收紧配额分配,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,增加交易的主体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作用。(完)